首页 基金理财文章正文

风电、光伏、储能、新能车等,新能源细分行业基金到底有哪一些?

基金理财 2023年03月17日 15:08 14 来源:网络

  从4月底开启反弹行情以来,新能源板块成为市场中最亮的星,储能、光伏设备、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的轮番上涨。虽然前期涨幅较大,但在当前盈利弱复苏、剩余流动性仍宽裕、风险偏好底部企稳的三因素组合下,成长板块可能依旧占优,近期资金也呈现在赛道内快速轮动的特点

  以下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4只新能源细分领域指数:储能、光伏、风电、新能车、为大家分析投资价值。

  4只新能源细分领域指数基本资料:

  近1年、3年最大回撤与涨跌幅对比:

  1、储能

  储能被称为能源领域最后1公里的技术。由于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季节、气象和地域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不连续、不稳定性。储能技术可以解决发电与用电的时差矛盾及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并网对电网冲击,调节电能品质。

  储能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根据天风证券测算,未来几年储能市场规模仍主要由发电侧强制配储贡献。预计21-25年国内发电侧储能装机量有望达到4.7/14.3/25.2/42.4/68.4GWh,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5%。在电网侧,预计2021-2025年电网侧独立储能需求将达1.2/3.5/6.3/9.8/13.8GWh,复合增长率约为85%。

  投资储能领域,中证储能主题指数是不错的选择。中证储能主题指数成分股有30只,是近三年新能源细分领域指数里涨幅最高的,但市盈率也最高,达到了92.5倍。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止至2022.08.18

  目前储能主题指数还没有相关基金,但已有基金申报,可以留心。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储能指数的估值偏高,涨幅也较大,要布局的话需要注意分批入场或者定投,控制好单赛道的总仓位。

  当前重仓储能概念股的主动管理基金一览:

  2、光伏

  中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以及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25%左右目标明确,光伏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光伏的行情主要关注市场变化下的供需关系及技术变革下的结构性机遇。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当前成分股有50只,近三年回报259%,在4只新能源细分指数里,属于中等水平。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止至2022.08.18

  追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基金较多,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部分标的基金一览:

  3、风电

  风电行业的优势就在于,一来是成本在持续下降,二来是板块估值低。当前中证风电产业指数市盈率仅33倍,在4只新能源细分领域指数里排名最低,而且比估值第二低的光伏指数(市盈率47倍)都低了很多。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止至2022.08.18

  目前暂无追踪该指数的基金,不过投资者不用心急,相关etf指数基金已经在密集申报,相信不久后就会与投资者见面了。

  一些重仓持有风电概念的主动基金,名单如下:

  4、新能源车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简称CS新能车,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具体包括整车、充电桩、锂电设备、电机电控、电池材料、电芯电池组、配套设备以及相关上游材料等。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近三年涨幅272.6%,估值57.54,属于新能源细分赛道里估值较高的。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止至2022.08.18

  目前追踪该指数的基金相对较多,规模最大的是华夏中证新能源,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部分标的基金一览:

  总结:新能源细分领域指数各有特色,成分股各有侧重,比如储能偏新能源中上游,新能源汽车指数偏下游,光伏、风电可以看作是分支。从过往表现看,各阶段收益表现较好的是储能,风电是目前估值相对最低的指数。看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者,可以参考上述4只指数的差异来做选择,但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是高波动、高弹性行业,回调时往往幅度较大,投资者在打算投资新能源相关基金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好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考虑通过定投、分批买入、组合配置等方式降低波动。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股票资讯吧 网站地图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风险提示 : 股票资讯网https://www.uxiaob.com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资讯吧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Copyright © 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