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行情回暖,“拉榜单、看排名”又成为了一些投资者买基金的常规操作。 尽管我们总在强调,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短期业绩不意味着可以持续,但...
2023-05-26 7
近期市场频繁波动,上证指数在3300点附近反复拉锯,让更多人陷入纠结:“反弹是否已经进入尾声了?”“是该见好就收,还是继续加码呢?”
No. 1
反弹要结束了吗?
从去年末开始,伴随着防控政策调整、疫情逐渐过峰,经济复苏的预期不断增强。年初以来A股的强势反弹,更多是受到强预期的推动。
而在预期过后,我们也将进入到数据的验证期。从目前各项经济数据来看,需求虽在稳步复苏,生产端也在加速回暖,但仍不比疫情前的水平。并且从金融数据上看,居民的信贷仍然偏弱,储蓄存款保持高增。说白了,就是大家的风险偏好还是比较谨慎,更愿意把钱存起来。
因此,“强预期”下,“弱现实”的数据使得市场近期出现分歧。同时,海外加息的预期又在升温,对于a股的情绪面存在一定扰动。短期交易型资金也有兑现收益的需求,也就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从历史经验上看,市场即将进入到“两会”时间,会后可能会有加大稳增长力度的政策出台。不过,当前市场仍处在政策的相对真空期,多空力量持续博弈,所以短期市场大概率还是会震荡。
No. 2
调整幅度会有多大?
首先,国内经济复苏以及美联储放缓紧缩的大逻辑依然没变,前期制约市场的各种因素是在不断改善的。在货币政策稳健、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A股中长期向好的趋势还是比较确定的。
其次,短期市场的估值也还处在相对合理的区间,不用太过担心“入场即为山顶”的风险。从股指的市盈率分位来看,万得全A、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仍处在过去十年的估值中位水平。而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1000等中小盘成长风格,估值甚至是更低的,还在机会值附近的水平。
No. 3
该加仓还是止盈?
我们可以从股债风险溢价指标,来观察目前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从历史经验上看,当股债利差越大,权益市场投资的性价比就越高,也越临近反弹的拐点。
去年4月底时,万得全A指数的股债利差为3.38%。10月底时,股债利差为3.73%。A股也分别在这两个时点迎来了拐点。而在经过一轮反弹过后,当前万得全A的股债利差重新回到了2.61%,处于历史十年58.82%的分位。也就是说,当前股票投资的性价比有所下滑,但仍超过过去十年58%的时间。
所以从性价比的角度,当前权益类投资并未到很危险的位置。如果本身有定投的计划,并且已经在执行,是可以继续落实下去的。当短期市场震荡调整的时候,还可以设置一定的补仓线,来储备低位的筹码。
在长期执行定投纪律的基础上,如果短期收益目标已经触达了我们前期设置的止盈线,那么也要果断进行赎回操作,落实投资收益。就以去年为例,上证综指在7月4日、12月6日分别触达短期的反弹高点。拆分来看,市场走出了两段微笑曲线,分别是1-6月和7-12月。
我们不妨做个测算。假设全年都在定投普通股票型基金,但没有落实止盈,到了年末的时候,持有收益为-6.02%。分阶段来看,1-6月份定投收益为5.74%,7-12月份定投收益为-4.84%。也就是说,如果在7月初的高点时做过止盈,那么全年定投也能实现正收益。
虽说定投要长期持续,但单纯坚持扣款是不够的。只有提前设置好目标收益率,在触达时果断止盈,才能将真金白银装进自己的口袋,避免发生“曾经赚过很多钱”的遗憾。
所以,如果你目前的收益已经达到了前期所制定的目标了,那么不需要犹豫,执行止盈就好。如果对于后市我们仍旧看好,还想继续参与,那么开启一轮新的定投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
随着市场行情回暖,“拉榜单、看排名”又成为了一些投资者买基金的常规操作。 尽管我们总在强调,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短期业绩不意味着可以持续,但...
2023-05-26 7
最近的市场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基民中有的坐上了AI的快车,有半导体翻身的,但也有踏空行情、拍断大腿的“局外人”。 有投资者抱怨说:每次看到涨起来...
2023-05-26 8
自去年11月初以来,国内外多重利好共振,A股否极泰来,市场开始逐渐回暖,不少基民的口袋也开始逐渐“回血”。但面对短期不断的小波动,也有人在纠结是否...
2023-05-26 6
近期的人工智能AI投资热,不仅带火了TMT板块,也让处于周期底部的半导体行业迎来了转机。 截至2023 年4 月3 日,半导体产业指数相较于去年...
2023-05-26 6
4月4日,中字头板块走高,中国中铁、中储股份涨停,中国交建、中国电研、中国铁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涨超5%。 “中特估”调整结束了?卷土重来还...
2023-05-26 7
四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人工智能概念带领着TMT板块继续狂飙。Wind数据显示,中证人工智能指数上涨了4.61%(4月3日),今年以来已上涨45.52...
2023-05-26 6
本来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周末,结果因为一条消息激起了波澜。 OPEC+八国产油国宣布从5月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 根据产油国目前宣布减...
2023-05-26 5
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公募基金需要在每年结束之日起90日内披露基金年度报告。截至上周,各大基金的“2022年度期末考成绩单”已经披露完毕了。 年报...
2023-05-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