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港股资讯文章正文

业绩超出了预期,小米股价一度上涨接近了5%,第一季度财报剧透未来三大重点

美港股资讯 2023年05月25日 10:51 5 来源:网络

小米集团-W(01810.HK) 10.520 +1.15%

5月24日,小米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当季,小米集团实现营收595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经调整净利润达32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1%。

当日晚间,小米召开业绩电话会,总裁卢伟冰等小米高管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并透露了公司在造芯、造车、大模型上的最新进展。

5月25日,小米开盘走强,股价一度涨近5%,截至发稿,小米涨近3%,报10.68港元

造车:进度符合或略超预期

卢伟冰表示,造车进展顺利,原计划是在明年上半年上市,目前在时间进度上符合或略超预期。今年,小米汽车还将按计划进行冬测和夏测。

电话会上,卢伟冰还提到,今年一季度,小米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约为11亿元。

AI:不做通用大模型

对于今年炙手可热的AI大模型,雷军曾在微博上透露了一些动态,引发各界关注。

雷军表示,小米在Al领域已经耕耘多年,有Al实验室、小爱同学、自动驾驶等团队。对于大模型,我们当然会全力以赴,坚决拥抱。我们正在研发一些有趣的技术和产品,等我们打磨好了,再给大家展示。

电话会上,卢伟冰透露了更多信息。

其介绍,小米集团2017年开始投入AI,几年前计划造车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基本来自AI团队。2023年4月,小米正式组建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目前AI人员超过1200人,涉及业务有小爱、自动驾驶等。

“我们不会像OpenAI那样去做通用大模型,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卢伟冰称,小米会积极拥抱AI,将其深度与自身业务结合,提高智能化水平。

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米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同比增长29.2%至6.18亿;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用户数同比增长29.6%至1230万。

卢伟冰表示,未来小米将不断挖掘AI相关的用户场景,发挥技术优势,并以开放的态度与合作伙伴开拓更多机会

小米CFO林世伟补充道,小米做AI还有一个打法就是投资,持续关注AI领域的投资机会

造芯:打持久战

作为为数不多独立造芯的手机厂商之一,小米造芯进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此前OPPO关停哲库,更令市场对小米造芯业务的“成长状况”存有担心。

卢伟冰说,小米充分认识到芯片投资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会遵循芯片行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长期投入,做好持久战准备,做长期奋斗10年、20年的准备。

据悉,小米自研芯片现阶段专注在提升用户体验相关的核心领域,如影像、充电和电池管理等。目前小米已推出了图像处理芯片澎湃C1C2、充电芯片澎湃P1和电池管理芯片G1。未来,小米将继续围绕提升用户体验相关领域进行研发,提高终端竞争力,也更好提升用户体验。

手机:进军高端初现成效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受消费信心不足、购买力疲软等因素影响,整体大盘持续承压。不过,小米交出的一季度答卷可圈可点。

据TechInsights报告称,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6250万台,同比下降13.1%,环比下降12.1%。

据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达3040万台,市占率为11.3%,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人民币350亿元,毛利率为11.2%,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

在中高端领域,小米一季度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销量4000-5000元价位段安卓厂商中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提升至24.1%。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股票资讯吧 网站地图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风险提示 : 股票资讯网https://www.uxiaob.com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资讯吧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Copyright © 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