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金2022年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了,相比季报,中报和年报除了会披露基金全部的持仓外,还会披露一个指标,就是持有人结构,能够看到个人和机构的...
2023-05-29 7
4月4日,中字头板块走高,中国中铁、中储股份涨停,中国交建、中国电研、中国铁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涨超5%。
“中特估”调整结束了?卷土重来还能走多远?第二波行情关注哪些方向?
什么是“中特估”?
“中特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简称,这一概念最早被A股市场关注,是在2022 年 11 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之后的12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称,“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道出了“央国企重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一环”。
2023年3月3日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此次虽未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一词,但国有企业估值对标世界一流企业,重构国企估值的意图更加明显。
时隔两天后,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可以说“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和贯彻,是由政策指引层层递进的。
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究竟是昙花一现的主题投资,还是中长期的红利?
“近期新闻刺激了中字头股价的上涨,但这些只是‘明线’。唾手可得的明线可能是投资陷阱。”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何龙举例道,“市场最开始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炒主题,靠所谓‘国家队’拉股价实现重估,最后股价果真坐了个过山车,大部分人不会耐心持有,追高回撤,割肉离场。”
“如果可以这么简单拉股价的话,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也不用等到今天了。”何龙提出,央国企改革的暗线是今年1月初国资委对央企考核体系的变化。融通基金认为,新一轮央国企改革重估的三大方向是科技安全、贸易安全、资本安全。
具体来看,原先的考核体系下,“两利”即利润总额、净利润,“四率”即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而“一利五率”则是将净利润改为ROE,营业收入利润率改为营业现金比率。
何龙提醒,“在这个调整中,国资委首次新增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这两个指标。了解资本市场定价体系的都知道,这两个指标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财务指标,特别是ROE,它是体现股东价值的核心指标。这也就是说,国资委认同并以资本市场的价值审美来评价和考核央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何龙认为,从《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到央企考核体系的变化,央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完善,在中观监管激励的背景下,市场已经出现了微观响应。“3月中旬,国内运营商提出分红率不断提升到70%频繁见诸报端,翻阅上市央国企近半年的公告可以发现,这种公告正是微观层面响应的一个缩影——成长性行业做股权激励,成熟行业加大分红派息力度。”
“在价值导向出现根本性变化时,占A股总市值一半的央国企的经营行为必然会出现转变,随之而来的将是大面积的价值重估红利。当然价值重估的时间节奏和重估空间需要根据政策环境和个体情况具体分析。”何龙说。
重点关注哪些板块?
第一个是建筑板块。一方面,2023 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行业存在潜在催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力度以及外部需求均存在分歧,但基建链条与上述宏观变量关联不大。
长期逻辑来看呢,建筑央企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估值不匹配,中特估应当考虑到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保三方面因素,建筑央企未来的发展方向契合“中特估值”体系下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从而有望推动其估值呈现长期上升趋势。
第二个是通信板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数字经济重要性,并强调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而运营商基于其信息基础设施底座定位,和央企身份,在 5G、千兆光网、算力等等领域担当排头兵。
随着《数字中国规划》及具体实施落地,运营商竞争优势或进一步凸显,值得关注。
第三个是银行板块,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银行业稳定高分红的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过去十年,银行业平均股息率为4.3%,是股息率最高且较为稳定的行业,同时,目前银行业市净率处于近十年的1.2%分位,市盈率处于7.4%的分位。
随着中国经济总体增速逐步放缓、资本实际回报率回落,银行板块的高股息率,有望成为投资者获取社会平均回报率的手段,而优质上市银行是银行中的“精华”,有望长期为投资者实现超越社会平均的回报率,再叠加上其低估值的属性,价值有望重估。
相关文章
目前,基金2022年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了,相比季报,中报和年报除了会披露基金全部的持仓外,还会披露一个指标,就是持有人结构,能够看到个人和机构的...
2023-05-29 7
经历长久的低迷后,CRO、医疗服务板块今日开盘大涨。 场内基金方面,多数医疗相关ETF涨幅居前,板块内凯莱英、康龙化成、药明康德等个股集体拉升。...
2023-05-29 6
问题一:机构持仓占比对基金业绩有影响吗?要怎么查? 机构被认为是聪明的、专业的投资者,他们在挑选基金的时候维度多样,程序严格,所以市面上流传着“...
2023-05-29 6
人间四月天,A股也颇有一番生机勃勃的春意,沪深两市的交易很是活跃。进入二季度,经济复苏,正在发生;市场主线也愈发清晰起来。二季度,市场会更好吗?基...
2023-05-29 5
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触底反弹”,近来的行情似乎有些“颠簸”。尽管沪指成功收复3300点,但市场分化却十分明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边...
2023-05-29 5
黄金又涨了! 自3月以来,黄金的价格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3月以来涨幅达10.91%。 今天,趁着越来越...
2023-05-29 6
从长周期的角度出发,医药一直是和消费齐名的长坡厚雪赛道。 虽然自21年6月以来,医板板块一直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指数历史最大...
2023-05-29 3
上证指数拉锯了一段时间,四月再次站上3300点。许多人此时陷入了“选择困难症”:犹豫是否可以加仓,又担心未来走势。明白追涨杀跌不可取,但底部买的太...
2023-05-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