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金2022年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了,相比季报,中报和年报除了会披露基金全部的持仓外,还会披露一个指标,就是持有人结构,能够看到个人和机构的...
2023-05-29 7
自去年11月初以来,国内外多重利好共振,A股否极泰来,市场开始逐渐回暖,不少基民的口袋也开始逐渐“回血”。但面对短期不断的小波动,也有人在纠结是否应该趁现在及时赎回、落袋为安。若你也正为此烦恼,不妨先看看今天这篇文章。
“处置效应”:集体不理智行为
在投资过程中,大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活动:当持有的标的盈利时,我们常会因为害怕“煮熟的鸭子飞走”而产生及时获利了结的冲动;但当标的出现浮亏时,我们却常常因为难以接受亏损而选择继续持有等待回本。盈利时是“风险回避者”,而亏损时则成为了“风险偏好者”。
如果小伙伴们符合上述行为特征,那么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处置效应”的影响。
“处置效应”究竟从何而来呢?据相关学术研究表明,“对于损失的厌恶”其实是产生处置效应的重要原因。这种不愿意接受损失的心态造成了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认为“上涨的股票即将会下跌,而下跌的股票终会反弹”,因此更习惯于死死拿住下跌的股票,而非上涨的股票。
尽管这听上去像是少数投资者才会做出的非理性行为,但有趣的是,据相关资料显示,加州大学的Terrance Odean教授在分析了某经纪商手中超一万个账户的交易记录后发现,“处置效应”其实是一种集体不理智行为。他发现,上述个人账户中下跌股票的持股时间比上涨股票高20%,且股票上涨后的卖出概率比下跌后卖出的概率高60%。
投资花园里应当种满“鲜花”
对投资者来说,“处置效应”所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这种不愿接受损失的倾向,将会削弱我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客观判断能力,同时还会让我们在股价的波动中患得患失,做出诸多非理性行为。
在“处置效应”的干扰下,即使持有历史表现优异的基金,投资者往往也会将目光聚焦于短期盈利的多寡并急于变现,却忘了不断成长或许会带来更丰厚的长期回报。
同样的,当基金表现持续欠佳时,有些人可能会死守不放等待反弹,却忘记了好好审视下是不是基金本身出了问题。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对此曾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你总是拔掉鲜花、浇灌杂草,那么你的投资花园里就只有杂草了。”显然,想要打造出美丽的投资花园,我们就必须要在花园里种满“鲜花”,同时不该害怕镰刀会割伤手指而放任杂草丛生。
如何规避“处置效应”的影响?
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能够严格按照投资纪律进行止盈自然无可厚非,但投资者往往更多的是因害怕短期收益悄悄溜走而冲动止盈,殊不知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尽管其近十年间历经起伏,但累计涨幅仍超过了180%,这意味着若过分拘泥于短期收益,就犹如被眼前的“树木”遮住了眼睛,从而忽略了整片“森林”。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3.4.1-2023.3.31
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执着于眼前的收益而常常冲动止盈,在遇上持续上涨行情时还会增加我们追高的风险,相较之下,以不变应万变、用长期视角看待投资反而是更明智的选择。仍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统计近十年间滚动持有该指数不同期限的平均收益率会发现,持有时间越长,争取到可观回报的概率越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3.4.1-2023.3.31,计算统计周期内任意交易日持有上述各期限到期后所获得的收益率均值。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
定期审视持有的基金
若持有的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我们可以将其与同类基金进行对比,判断其究竟是受市场因素影响还是基金本身质地出现了问题,若是基金质地发生了变化,比如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不断漂移、基金规模增长过快或无序增长、基金在同类产品中长期表现一直欠佳等,则可以考虑及时止损调仓,切不可在“处置效应”的影响下盲目抱有“终会回本”的执念,而错过了更好的投资机会。
投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学会克服人性弱点至关重要。对基民朋友来说,淡化眼前短期得失、学会以长线视角看待投资,或许就能在漫长的投资之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目前,基金2022年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了,相比季报,中报和年报除了会披露基金全部的持仓外,还会披露一个指标,就是持有人结构,能够看到个人和机构的...
2023-05-29 7
经历长久的低迷后,CRO、医疗服务板块今日开盘大涨。 场内基金方面,多数医疗相关ETF涨幅居前,板块内凯莱英、康龙化成、药明康德等个股集体拉升。...
2023-05-29 6
问题一:机构持仓占比对基金业绩有影响吗?要怎么查? 机构被认为是聪明的、专业的投资者,他们在挑选基金的时候维度多样,程序严格,所以市面上流传着“...
2023-05-29 6
人间四月天,A股也颇有一番生机勃勃的春意,沪深两市的交易很是活跃。进入二季度,经济复苏,正在发生;市场主线也愈发清晰起来。二季度,市场会更好吗?基...
2023-05-29 5
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触底反弹”,近来的行情似乎有些“颠簸”。尽管沪指成功收复3300点,但市场分化却十分明显,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边...
2023-05-29 5
黄金又涨了! 自3月以来,黄金的价格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3月以来涨幅达10.91%。 今天,趁着越来越...
2023-05-29 6
从长周期的角度出发,医药一直是和消费齐名的长坡厚雪赛道。 虽然自21年6月以来,医板板块一直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指数历史最大...
2023-05-29 3
上证指数拉锯了一段时间,四月再次站上3300点。许多人此时陷入了“选择困难症”:犹豫是否可以加仓,又担心未来走势。明白追涨杀跌不可取,但底部买的太...
2023-05-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