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债券资讯文章正文

中诚信国际——2023年上半年全国及重点区域城投债市场追踪和市场重点

债券资讯 2023年07月17日 17:58 109 来源:网络

一、全国2023年上半年城投债市场概况

上半年发行同比改善显著,区县平台发行和净融资有所改善,重点区域发行集中度明显

2023年以来,城投行业以及地方城投公司继续在外部债务化解、区域经济稳增长、以及企业协调自身内部经营发展促转型和进行债务化解等多重目标下进行平衡,以实现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在复杂的局面下,城投债发行依然有显著的改善,与去年同期相比,2023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有明显恢复,上半年发行4,786只,共计3.38万亿元,同比上升19.8%,但叠加今年上半年城投债偿还额度较高,从净融资方面,上半年城投债净融资额为8,306.20亿元,其中二季度较一季度下滑明显,净融资额从一季度的5,497.43亿元和下降到二季度的2,808.77亿元,但整体净融资情况和去年上半年虽略有下滑,但依旧显著好于去年下半年。

从产业债和城投债发行情况和趋势看,整体城投债发行占比进一步提高,从2022年上半年的39.6%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46.7%,净融资表现上,今年上半年产业债净融资额继续延续去年下半年的净流出趋势。城投债在当前信用债市场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抬升。

分区域来看,2023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省份发行有改善,同比均有所上涨,尤其历年发行规模较高的省份依旧维持较高的发行额,江苏、浙江和山东发行总规模分别为7,650.41亿元、4,369.16亿元和2,919.95亿元,三省占全国的比重为44.2%,和上年同期相比,新发行债券优势区域的集中度更加明显。东三省净融资额依旧为负,区域融资环境未显著改善。尾部区域延续2022年以来净融资流出趋势,预计未来改善的难度依旧较大。


今年以来,私募债占发行总额的占比从2022年上半年的35.8%上升到2023年上半年的42.2%,上升了6个百分点,私募化趋势明显。

具体来看,从发行券种来看,上半年城投债发行仍以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为主,公司债占比最高,两类产品发行规模占总发行规模的64%,为目前新发债主要券种。期限方面,2023年上半年1年期以下券种占比为26.3%,2022年以来维持短期化趋势。

从发行主体的评级情况来看,上半年各级别城投发行人发行总额均同比显著上升,从发行总额角度,AA+和AAA主体城投发行人发行总额最高,分别为13,618.43亿元和11,840.57亿元,AA和AA+主体城投发行人同比增幅最高,分别为24.61%和21.39%。净融资额方面,除AA+主体城投发行人同比上升之外,AAA和AA均同比下降了30.2%和18.1%,但AA主体城投发行人净融资额下降幅度有所收窄。弱资质城投企业发行有一定改善,但叠加到期高峰,整体净融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发行主体的行政层级方面,从发行总额来看,上半年各类城投企业发行方面均同比上升,其中市级和区县级城投企业发行总额以及净融资额最高,发行分别为11,221.50亿元和9,929.07亿元。从趋势看,区县级和园区发行情况改善明显,尤其区县城投发行同比上升31.69%;净融资方面,各类城投企业净融资均表现下滑,但区县和园区下滑幅度仍有一定收窄。

根据中诚信依据发债企业近三年年报[1]的趋势分析,随着银保监会15号文等政策的出台,涉隐债的城投公司融资渠道持续收窄,对于高度依赖再融资的城投公司而言,2022年以来,货币资金占比继续呈下降趋势,在低等级城投公司上体现更为明显,城投公司资金流动性进一步趋紧。2022年末,短期债务占比最高且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最低的均为AA级城投公司,考虑到低等级城投公司普遍较为单一的业务结构和相对较窄的融资渠道,其短期债务的接续仍有较大压力。


年内到期压力仍较大,弱地级市及区县城投发行人面临更大的再融资和偿债压力

到期方面,在暂不考虑回售的情况下,分季度看,2023年未来两个季度到期规模分别为12,038.13亿元和10,000.44亿元;按年度看,2023未来两个季度以及未来两年偿还总额分别为22,038.57亿元、36,458.36亿元和34,101.86亿元,年均超过3万亿元,偿还依旧高度依赖债务滚续。

针对不同主体级别城投企业债券到期情况看来,2023年未来两个季度AA+和AA主体级别企业需偿付的城投债规模均超过6,000亿,加总占比为57%;从行政级别方面看,未来两个季度地级市和区县城投企业的偿付压力仍更大,分别为6,741.50亿元和6,025.60亿元,合计占比接近58%。因此尤其AA企业以及部分区县以及弱区域地级市城投企业的债务规模高度依赖再融资,从今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角度看,城投公司外部的支撑因素仍然不佳。2023年1至5月累计,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7,051亿元,同比下降16.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893亿元,同比下降20%,弱地级市及区县城投发行人其到期偿付压力尤为值得关注。


多区域发行有改善,更加向优势区域集中,部分区域再融资环境需关注

分区域来看,2023年上半年多数省份发行有改善,城投债发行排名第一的仍然是江苏,发行规模为7,650.41亿元,同比上涨15.8%,浙江和山东分别发行4,369.16亿元和2,919.95亿元,分别同比上涨50.13%和37.27%,涨幅明显。其他发行排名靠前的省份有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且发行同比上涨。

具体分区域看,华北区域方面,华北五省除内蒙古外,新发行规模及净融资规模均有所提升,新发行以天津为首位,但天津市发行成本大幅上升且以1年期以下产品为主,当前天津市城投融资环境依旧严峻,且债务到期较集中,债务付息支出负担较重,需关注后续化债和融资环境改善情况。西北区域方面,上半年陕西省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为116.75亿元,同比下降52.08%,再融资情况值得关注。东北区域方面,尽管2023年以来区域经济财政有所回升,吉林省发行规模为193.80亿元,占当期发行规模的比重达83.93%,是东三省区域城投债发行主力,但东三省净融资额依旧为负,区域融资环境未显著改善。中南区域方面,广西到期压力主要集中于自治区本级和柳州市级城投企业,到期压力相较于2023年上半年有所缓解,但区域再融资环境变化、银团贷款的落地及城投债偿付情况仍有待关注。西南区域方面,上半年四川省城投债保持强劲发行势头,城投债发行总额合计1,701.2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9.57%,其次为重庆,但发行及净融资同比下降,发行主体以区县级城投为主。云贵再融资环境仍有待改善,需关注区域再融资环境及城投债到期偿付压力。


二、城投债当前市场关注要点

2023年以来,城投行业以及地方城投公司继续在外部债务化解、区域经济稳增长、以及企业协调自身内部经营发展促转型和进行债务化解等多重目标下进行平衡,以实现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也可以看到当前城投公司面临的局面和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总结来看,在面临内外复杂外部环境下,下半年对城投企业有如下几点关注:

第一、关注多重地方化债措施的后续进展,亦可了解地方新的化债措施和动向。

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压力依然巨大,现有的措施一方面决定着既往债务如何顺利化解,也决定未来地方发展的融资空间。如中央层面,《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报告建议,结合对经济发展趋势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的跟踪研判,科学确定我国中长期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分地区债务限额水平,并提出建立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防范债务兑付风险;地方层面,关注地方的一些措施和方式,关注尤其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地方如何优化债务期限结构,以及降低利息负担。此种方式尤其在弱区域及再融资能力受限的区域较为常见。如6月29日,据遵义市发布《关于遵义市扩大内需战略发展规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组建遵义市级农商行,推动遵义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公司申请金融从业牌照。此外,亦可关注地方新的化债方式和动向,可关注高风险区域的融资环境的边际改善情况,如贵州和甘肃地方政府在维护地方金融环境方面提出举措,5月宁夏设立国有企业信用保障基金,亦体现出地方政府对于区域融资环境改善的努力。

第二、区域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下对区域和企业风险重点关注四种情形。

当前部分区域地方财力增长依然有限,刚性支持持续增加,由此带来的收支矛盾依旧存在,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城投企业面临的外部支撑因素弱化,自身压力亦进一步提升。根据以2020~2022年年度均披露年报的2,895家城投公司为样本分析,近三年城投公司资产延续扩张趋势,但盈利及获现能力均有所下滑,增收不增利与回款滞后现象持续凸显,此外,城投企业债务规模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短期债务占比逐渐上升,短期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凸显;如用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观察城投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近年来,城投公司短期偿债压力明显加大,2022年末,货币资金/短期债务中位数较上年末下降至0.33,城投公司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凸显。具体到区域和个体企业,可以从如下维度关注:首先需要关注债券规模占比较高的区域,叠加债务到期高峰,其债券回售或到期或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其次,关注净融资额持续收缩的区域,或债券发行趋于短期化且利差持续偏高的区域;再次,关注受票据或非标逾期、对外担保舆情等风险影响下再融资环境不佳的区域;第四,关注区县和县级平台的债务压力以及再融资情况。

1. 华东区域:

江浙发行和净融资额明显上升 沪闽皖发行表现良好

区域:

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新发债方面,华东区域的江苏、浙江和山东依然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2023年上半年江苏、浙江和山东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别为7,650.41亿元、4,369.16亿元和2,919.95亿元,三省发行总额占全国发行的44.16%,同比增幅分别为15.80%、50.13%和37.27%。净融资额方面,江苏、浙江和山东上半年净融资额分别为1,319.75亿元、1,649.57亿元和1,000.26亿元,其中江苏净融资额环比回暖明显,浙江净融额明显上升,山东净融资额出现环比小幅下降。此外,上海城投债发行继续下降,但发行利率仍保持全国最低水平;江西省净融资额环比显著提升,2024年到期兑付压力较大。

江苏:上半年发行和净融资情况回暖,但发行呈短期化趋势

2023年上半年,江苏省城投债发行金额为7,650.41亿元,占同期全市场城投债发行总额的22.53%,居全国首位,同比和环比增幅分别为15.19%和26.28%;净融资额为1,319.75亿元,同比小幅上升2.00%,但较2022年下半年(140.37亿元)有较大回暖。分地市来看,江苏省内城投债发行南北差异显著,苏南城市上半年城投债发行金额合计3,793.10亿元,占全省发行总量的比重为48.61%;江苏省城投债发行区域集中度较高,南京市、苏州市发行规模位列前二,其上半年发行总额均超千亿元。期限结构方面,发行期限为1年及1年以下的城投债共发行624只,占比44.70%,较上年同期上升3.20个百分点;发行规模合计1,912.77亿元,占比44.42%,较上年同期上升2.68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江苏省城投债发行短期化趋势加深。发行成本方面,江苏省上半年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91%,发行利率有所下降,分地市来看,苏州市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最低为3.18%,盐城市、淮安市和泰州市发行成本较高,上半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均在4.70%以上。

截至2023年6月末,江苏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32,405.59亿元,分地市来看,南京市和苏州市存量城投债规模位列前二,两者合计占全省的35.04%,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泰州市和盐城市等5市存量城投债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到期方面,不考虑债券回售情况下,2023~2025年集中到期压力较大,每年债券到期规模均超过7,000亿元;其中2023年上半年城投债已偿还规模6,330.67亿元,三季度和四季度到期债券规模分别为2,795.05亿元和2,114.45亿元。考虑到江苏省极强的经济及财政实力,整体偿付压力可控,但部分地区债务率偏高,2023年到期偿付情况仍值得关注。

浙江:经济发展增速有所放缓,净融资额环比大幅上升,发行成本仍保持较低水平

2023年上半年,浙江省城投债发行总额为4,369.16亿元,全国仅次于江苏,同比和环比增幅分别为50.13%和27.26%;同期,净融资额为1,649.57亿元,环比增长169.28%,发行及净融资情况均有所回暖。分地市来看,浙江省各地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化较大,发行区域集中度较高,其中杭州市上半年发行规模1,149.58亿元,居浙江省首位,其次是嘉兴市、绍兴市、湖州市和宁波市,上半年发行规模在400~700亿元,上述合计占比达77.23%。发行成本方面,浙江省上半年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71%,其中杭州市发行成本最低,为3.34%,其次为衢州市、宁波市和金华市,均在全省平均成本之下,同时,舟山市和湖州市发行成本最高,分别为4.72%和4.28%。

截至2023年6月末,浙江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23,061.54亿元,主要集中在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嘉兴市和宁波市,合计占全省比重为77.65%。到期方面,在不考虑债券回售的情况下,主要集中于2023~2027年到期,其中2026年到期规模最高,超5,500亿元。2023年7~12月,到期债券规模为2,022.82亿元,其中三季度、四季度到期规模分别为1,110.43亿元和912.39亿元,季度分布相对平均。地市方面,杭州、绍兴和宁波到期规模相对突出,且绍兴市债务率水平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需关注其城投债到期偿付情况。

上海:经济财政实力稳步增长,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净融资情况较好,二季度发行利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城投债到期压力可控

2023年一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6.22亿元,同比增长3.0%。2023年1~5月,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5%,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速略有下降,第二、三产业增速较为强劲,拉动上海市经济持续增长;分行业来看,建筑业投资比去年同比下降61.3%,金融业及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184.8%、118.4%。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5月,上海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461.5亿元,同比增长16.3%。

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城投债发行总额为573.25亿元,其中二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为334.95亿元,二季度发行总额较一季度下降28.86%。从发行成本来看,一季度和二季度新发行城投债利率均值分别为3.01%和2.96%。利差方面,2023年6月末上海市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64.86bp,较一季度末略有增加,但仍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净融资方面,上海市2023年二季度净融资额为100.17亿元,环比增长283.35%。存量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存量城投债余额约为2,762.88亿元,到期及回售主要集中于2024~2027年,其中2025年到期及回售规模最大,为857.23亿元。2023年内到期及回售金额为500.20亿元,其中三季度、四季度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280.53亿元和219.67亿元。鉴于上海市极强的经济及财政实力,整体偿付压力可控。

福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但净融资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存在一定的到期偿付压

二季度福建城投的发行规模为517.60亿元,4~6月新发行城投债规模分别为251.50亿元、93.70亿元和172.40亿元,净融资额分别为82.74亿元、-17.60亿元和82.30亿元,二季度净融资额环比下降33.73%,较一季度下降幅度较大。综合半年度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福建城投的发行规模为1,091.70亿元,同比增长11.89%;净融资额为369.91亿元,同比下降20.95%。分地级市来看,位居省内发行规模前列的是泉州、漳州、福州和厦门,其余各地级市的发行规模均小于80亿元;半年度新发行利率均值为3.75%,发行利率较低的企业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泉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6月末,福建的存量城投债为5,351.76亿元,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厦门和福州,分别为1,067.77亿元、855.47亿元、901.80亿元和690.10亿元,四地占全省城投债的比重为65.85%。从今年三到四季度城投债到期情况压力来看,年内共需偿还555.00亿元,其中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需要偿还282.70亿元和272.30亿元,存在一定的到期偿付压力。

从2023年以来的经济财政表现来看,2023年一季度,福建省生产总值12,061.86亿元,同比增长1.7%。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增幅回升,比重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6,274.74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比上年全年高1.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2.0%,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2023年1~5月,福建省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7.62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税收收入1,134.41亿元,同比增长16.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4.23亿元,同比增长7.9%。

山东:发行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净融资额出现环比下降,存在一定的债务偿付压力

2023年上半年,山东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在全国位居第三名,发行规模为2,919.95亿元,同比和环比增幅分别为37.27%和23.95%,增幅较大;上半年净融资额为1,000.26亿元,同比增长32.94%,但环比小幅下降3.12%。发行利率方面,山东省全省上半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52%,其中烟台市、济南市和青岛市发行成本较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济宁市、潍坊市和东营市等地区发行成本较高,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在6%左右。发行期限方面,上半年城投债期限仍以中长期为主,3年期及以上期限的债券发行支数占比超过70%。

山东的存量城投债为14,904.76亿元,主要集中在济南市、青岛市,其存量规模分别为4,474.76亿元和4,462.17,其他地市方面,潍坊市和济宁市存量规模居于济南和青岛之后,分别为1,338.63亿元和813.17亿元。从今年下半年城投债到期情况压力来看,年内共需偿还1,685.22亿元,其中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需要偿还762.26亿元和922.96亿元,第四季度偿债压力突出,存在一定的债务到期偿付压力。

2023年,山东省将加强政府债务监管,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安徽:上半年新发行城投债规模同比有所下滑,发行成本略有上升,但整体融资环境仍较好,整体偿付压力可控

经济财政方面,2023年一季度,安徽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稳定增强的经济实力带动财力的平稳增长,同期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9.5亿元,同比增长7.3%。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247.10亿元,同比略有下滑,发行规模减少13.78亿元。分季度看,一季度与二季度新发行城投债分别为693.98亿元和553.12亿元,净融资额分别为322.39亿元和167.53亿元,净融资情况同比变化较小。债券品种方面,上半年安徽省新发行城投债主要为私募公司债和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分别为478.80亿元和256.55亿元。分区域来看,发行规模居前列的区域分别为阜阳市、省本级和亳州市,分别为141.50亿元、139.00亿元和121.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新发行城投债券的平均利率和发行利差分别为4.09%和170.69BP,同比分别上升0.39个百分点和36.75个BP,发行成本有所增加。

截至2023年6月末,安徽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5,756.82亿元,主要集中在合肥市、省本级、滁州市、亳州市等,存量城投债规模均超过480亿元。从到期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四季度分别需要偿还318.97亿元和237.75亿元,存在一定的到期兑付压力,但安徽省城投融资环境较好,且到期分布较为均衡,整体偿付风险可控。

江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净融资额环比显著提升,2024年到期兑付压力较大

2023年1~3月,江西省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需求不足导致部分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江西省2023年一季度工业增速出现回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但全省工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重点行业平稳增长,且新能源产业支撑有力,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8%,高于全省平均57.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1.8%,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2023年上半年,江西省城投债发行总额1,452.01亿元,同比增长25.73%,环比增长30.62%。分地市看,南昌市发行规模最大,为548.40亿元,上饶、景德镇、赣州三市紧随其后,发行规模均处140~200亿元之间,以上四市合计占比达72.54%。同期,江西省城投债净融资额为402.14亿元,同比微跌17.69%,但较2022年下半年的25.76亿元显著提升。发行成本方面,2023年上半年,江西省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27%,其中省会南昌市发行成本最低,为2.87%,景德镇市发行成本最高,超6.5%。

截至2023年6月末,江西省存量城投债规模3,055.09亿元,其中南昌、上饶、赣州三市存量规模位列全省前三,分别为1,090.17亿元、472.75亿元和426.14亿元,合计占比65.11%。到期方面,在不考虑债券回售的情况下,2024年江西省城投债集中到期压力较大,年度偿还金额达1,569.65亿元;分季度看,2024年第一季度是债务到期高峰,规模537.88亿元,其余各期分布相对均衡。

2. 东北区域:

区域经济财政有所回升 融资环境未显著改善

区域:

辽宁、吉林、黑龙江

2023年一季度,东三省区域经济回升态势良好,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4.4亿元,同比增长5.1%;吉林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33.88亿元,同比增长8.2%,位居全国首位;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1.4亿元,同比增长4.7%。得益于区域经济呈增长态势,东三省区域财政收入情况亦有所回升。其中,黑龙江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长12.4%;吉林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0亿元,同比增长8.5%;辽宁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8.3亿元,同比增长7.6%。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东三省区域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30.90亿元,在全国范围来看债务发行规模相对较低。其中,吉林省发行规模为193.80亿元,占当期发行规模的比重达83.93%,是东三省区域城投债发行主力;受区域经济财力以及融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辽宁省新发行城投债规模较低,分别为11.20亿元和25.90亿元。净融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东三省区域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为-23.12亿元。其中,吉林省净融资规模为36.10亿元,净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由负转正;黑龙江省、辽宁省净融资规模分别为-14.32亿元和-44.90亿元,仍保持为负值,融资环境有待提升。

从存量债来看,东北三省的存量城投债规模不大,但结合区域财政实力来看债务负担相对较重。截至2023年6月末,东三省存续城投债共计1,740.71亿元;其中,吉林省存续债规模为1,157.60亿元,占东三省存续债比重为66.50%,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存续债规模分别为304.02亿元和279.09亿元。利差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加权平均利差分别为322.11bp,382.21bp和394.53bp,区域利差相对较高,位居全国中上游水平。期限分布方面,2023年上半年,东三省债务偿还规模为254.02亿元;2023年三季度到期债务为165.70亿元,四季度到期债务为125.30亿元。考虑到东三省财政实力及融资环境情况,区域仍存在一定债务偿还压力,未来需关注东三省城投债到期偿还情况。

近年来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经济财政实力虽有所提升,但整体实力仍相对偏弱,同时东北三省城投企业存续债券延期兑付和银行贷款利息未按期偿付等情况时有发生,风险事件频发叠加债务率不断攀升,导致整体融资环境一直未有显著改善,区域债务负担较重。2023年上半年,吉林省坚持“一行一策”制定高风险机构化险方案,积极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推进保交楼工作,防止出现大量烂尾楼。黑龙江省在保障“三保”支出前提下,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金融和房地产领域风险。辽宁省全力推进城商行和农信机构改革,处置重点企业风险,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整体来看,东三省区域仍面临财政回款困难、城投资质较弱、投资人集中于当地金融机构等现象,在此情况下,发行债务规模仍保持较低水平。

3. 华北区域:

新发行以天津为主 但短期化明显且发行成本大幅上升

区域: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2023年上半年,华北五省除内蒙古外,新发行规模及净融资规模均有所提升,新发行以天津为首位,其次为河北和北京。但天津市发行成本大幅上升且以1年期以下产品为主,当前天津市城投融资环境依旧严峻,且债务到期较集中,债务付息支出负担较重,需关注后续化债和融资环境改善情况。

北京:整体融资环境较为宽松,上半年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前高后低

2023年上半年,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剔除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影响后经济数据整体向好。2023年1~5月,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剔除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影响同比增长4.5%;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4.5%,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及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分别增长48.9%和36.8%。财政收支方面,2023年以来市场主体经营活力因经济回升而逐步增强,加之上年4月开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形成较低收入基数影响,2023年1~4月,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39.2亿元,大幅增长9.7%,收入质量有所提升;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83.6亿元,增长5.7%,主要聚焦保障全市重大任务和重点民生事项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460.50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及2022年下半年发行规模增长均超过50亿元;当期净融资额100.7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净融资额47.66亿元大幅增加。分月度来看,2023年1~6月,北京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前高后低,1~3月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合计分别为312.50亿元和105.59亿元,而4~6月发行规模仅为148.00亿元,到期偿还额仍保持一定规模,净融资额由正转负,仅为-4.80亿元。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为3.55%,综合发行规模及发行利率来看,北京市城投企业融资环境相对宽松。

存量城投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市存量城投债规模合计2,855.61亿元,其中市本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1,092.80亿元,区县及园区城投存量债券规模1,762.81亿元;存量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73.69BP,在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仅次于上海市64.86BP。城投债到期压力方面,2023年7~12月、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北京市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353.96亿元、696.18亿元、508.56亿元和355.66亿元,近两年到期债务规模相对集中。分季度来看,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北京市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136.51亿元和217.45亿元,四季度到期债务规模相对较大,但考虑北京市城投融资环境相对宽松,其偿付压力相对可控。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城投债无负面舆情信息。2023年1月宣布提前三个月完成中央提出的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任务要求;主动调控新增债务,化解存量债务,北京市整体债务率控制在“绿”区内,区级全部退“红”,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北京由此成为继广东省后第二个实现隐性债务清零的省份。2023年6月,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到,支持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做好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探索长效监管制度框架

天津:上半年城投债净融资额大幅增加,但短频滚续和高成本发行依旧并存,需关注后续化债和融资环境改善情况

2023年以来,天津市经济增速逐步恢复,其中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5.38亿元,同比增长5.5%,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天津市平稳有序地调整转换到疫情防控的新阶段,天津市财政收入亦有所上升,2022年1~5月,天津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7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4.0%;但受土地市场行情影响,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下滑,2023年1~5月,天津市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74.5亿元,同比下降11.1%。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城投债发行情况有所改善,当期发行规模合计1,758.24亿元,较2022年同期及2022年下半年发行规模均有大幅增长;城投债偿还规模虽亦有增加,但偿还量增加幅度小于发行量,故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大幅增加,由2022年下半年的-72.66亿元变为395.77亿元。从发行利率和发行期限来看, 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城投债1年期以下发行占比高达70.45%,短期化发行也将平均发行利率推升至6.77%,较2022年上半年的5.13%有明显增长,仍处较高水平,短频滚续和高成本发行并存,当前天津市城投融资环境依旧严峻。

存量城投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天津市存量城投债规模合计4,207.45亿元,其中市本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2,497.25亿元,区县及园区城投存量债券规模1,710.20亿元;存量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453.23BP,在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处较高水平。城投债到期压力方面,2023年7~12月、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天津市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1,861.40亿元、1,350.74亿元、398.44亿元和242.47亿元,其中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到期规模分别为985.75亿元和875.65亿元,天津市城投债短期内到期规模较大,对再融资渠道的畅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天津市存量债务规模较大,近年来发债以短期为主,债务到期较集中,发行利率较高,债务付息支出负担较重,需重点关注化债及融资环境改善情况。根据《关于天津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天津市加强专项债券全周期管理,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2022年超进度完成既定的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没有出现逾期违约。2023年天津市将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天津市项目库管理办法,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专户管理,严格落实市对区举债融资事前安全审查、疑点问题推送等工作机制。

河北:上半年发债规模和净融资额有所扩张,发行利率小幅下降,存量债利差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2023年以来,河北省经济运行维持稳中向好态势,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770.6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5月,河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59.3亿元,同比增长17.4%;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22.0亿元,同比下降7.9%。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分别为471.40亿元和153.35亿元,较2022年同期及2022年下半年均有所扩张。从发行利率来看,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为4.22%,同比小幅下降。

存量城投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河北省存量城投债规模合计2,259.45亿元,城投债存量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以省级及市级城投债为主,省级及市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分别为660.00亿元和1,234.51亿元;存量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197.54BP,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位列第17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城投债到期压力方面,2023年7~12月、2024年、2025年和2026年,河北省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218.00亿元、433.20亿元、515.21亿元和592.94亿元,整体债务期限分布较均衡,但2026年到期偿付压力略显突出。

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城投债无负面舆情信息。《关于河北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河北省在防范债务风险方面,加强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全流程管理,全省到期债券本息全部按时偿还,继续保持“零违约”。对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进行全面核查,督促指导基层规范债务管理,确保不出现债务风险事件。

山西:经济财政持续增长,发债规模持续增加,发行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3年以来,山西省经济持续增长,2023年一季度,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2023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1.1%,非煤工业增长7.8%,呈现出加快转型的强劲态势。2023年1~5月,山西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9.7亿元,同比增长8.6%。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山西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85.00亿元,同比有所提升,城投债偿还规模与上年同期相当,故2023年上半年山西省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增加至124.60亿元。从发行利率来看,2023年上半年山西省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为3.78%,较2022年上半年的3.66%有小幅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存量城投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山西省存量城投债规模合计1,243.07亿元,主要以省级及市级城投债为主,省级及市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分别为279.00亿元和942.27亿元;存量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172.06BP,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位列第19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城投债到期压力方面,2023年7~12月、2024年、2025年和2026年,河北省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142.88亿元、321.83亿元、224.08亿元和327.58亿元,整体债务期限分布较均衡。

山西省债务规模较小,债务负担较轻,集中偿付压力小,但财政收入对煤炭行业仍较为依赖,区域内城投业务亦多以围绕煤炭产业开展,考虑到煤炭行业周期性强、“双碳”政策趋严等因素,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仍需关注山西省债务风险防范情况。

内蒙古:经济财政持续增长,净融资额持续为负

2022年1~5月,内蒙古经济财政保持增长态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大幅增长35.3%,其中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投资持续发力,同比增长137.6%。同期,内蒙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74.4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税收收入1,178.0亿元,同比增长12.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8.6亿元,同比增长8.7%。

近年来内蒙古城投债发行规模呈下降趋势,净融资额持续为负。新发债情况方面,2023年上半年内蒙古城投仅发行一期超短期融资券,为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发行金额5亿元,发行利率为2.86%。

内蒙古存量城投债规模为129.20亿元,位于全国末游,存量债主要集中在省级、市级平台,分别为63.40亿元和53.30亿元。利差方面,内蒙古城投债加权平均利差为166.08BP,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中位列第20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城投债到期方面,2023年7~12月、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内蒙古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13.50亿元、64.40亿元、8.20亿元和12.20亿元,2024年到期债务规模相对集中。

内蒙古经济财政实力较弱,债务负担相对较重。根据《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将继续加强重点风险防范和化解,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安排资金150.80亿元,将本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足额列入预算,继续支持盟市、旗县化债和消化暂付款,帮助基层缓释偿债压力,减轻“三保”压力。

4. 中南区域:

鄂湘豫新发行强劲 柳州城投债偿付压力虽有缓解但仍有待关注

区域: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中南六省中,湖南、广东、湖北和河南新发行城投债在全国发行排名为中前列,广东为全国隐债首个清零省,新发债利率全国较低。湖北省存量城投债和新发城投债均明显集中在省级平台和武汉市级平台,湖北省经济发展具备较大潜力,偿付压力可控。河南省信用修复持续推进,上半年发行及净融资亦改善显著。湖南省城投债上半年净融资有所下降,2023年到期偿付压力较大;广西到期压力主要集中于自治区本级和柳州市级城投企业,到期压力相较于2023年上半年有所缓解,但区域再融资环境变化、银团贷款的落地及城投债偿付情况仍有待关注。

河南:上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上升,同时发行成本亦有所上升,整体发行情况较好,到期偿付风险可控。

经济财力方面,2023年一季度,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68.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财政方面,河南省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叠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全省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23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662.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45.8亿元,同比增长19.8%,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有所提升。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623.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70%;净融资额为635.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8%。总体来看,河南省区域城投债发行情况整体持续好转。发行成本方面,河南省上半年新发行城投债券的加权平均利率和发行利差分别为4.86%和253.51BP,同比分别上升0.54个百分点和57.43个BP。分地市来看,2023年上半年,郑州市和省本级发行规模在省内排名靠前,洛阳市、驻马店市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则处于第二梯队。

从存续债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河南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6,098.12亿元,主要集中于郑州市、省本级和洛阳市,分别为1,900.26亿元、1,292.80亿元和657.85亿元。从城投债到期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为410.72亿元、334.30亿元,存在一定的到期兑付压力;但考虑到河南省经济、财政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且近年河南省政府多举措的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到期偿付压力仍整体可控。

湖北:二季度城投债发行规模保持增长,发行成本略有增加,受土地市场行情影响,湖北省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城投债新发行规模为1,486.37亿元,同比增长18.26%;同期净融资规模为571.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06%。分季度来看,二季度,湖北城投债发行规模为687.60亿元,环比增长3.20%;净融资310.08亿元,环比增加17.26%。分地级市来看,武汉市发行规模占全省比重超过45%,居绝对首位,其次为黄石市和襄阳市。发行成本方面,二季度新发行利率均值为4.75%,较一季度略有增长;二季度末加权平均利差为150.35bp,较一季度末有所下降。

截至2023年6月末,湖北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7,169.24亿元,同比增长9.23%,分地级市来看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黄石和宜昌,分别为3,386.89亿元、718.77亿元、705.24亿元和601.91亿元,其他地市州存量城投债规模均不足450亿元。从下半年城投债到期情况压力来看,年内到期及回售规模为1,223.27亿元,三季度和四季度规模分别为541.13亿元和682.14亿元,分地级市来看,武汉下半年城投债到期及回售规模最大,为531.16亿元,其次是黄石和襄阳,分别为201.05亿元和108.20亿元,其他地市年内到期及回售规模均小于100亿元。整体来看湖北省面临一定的到期及回售压力;但湖北省整体及城投债到期规模较大的地市融资环境表现较好,到期偿付压力可控。

从2023年以来的经济表现来看,一季度经济财政表现较好,一季度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11,899.7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2023年1~5月,湖北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3.00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税收收入1,313.00亿元,同比增加20.2%;同期,湖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为647.00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499.00亿元,同比下降38.3%,受土地市场行情影响,降幅较大。

湖南:发行规模全国排名第七 净融资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到期债务偿付压力大

二季度湖南城投的发行规模为856.44亿元,4~6月新发行城投债规模分别为348.56亿元、155.83亿元和352.05亿元,净融资额分别为122.28亿元、-66.94亿元和189.13亿元,二季度净融资额环比增长369.07%,较一季度大幅上升。综合半年度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湖南城投的发行规模为1,570.29亿元,同比增长17.05%;净融资额为310.71亿元,同比下降21.35%。分地级市来看,长沙城投债发行规模居省内首位,远高于其次的常德、株洲和衡阳;半年度新发行利率均值为4.83%,融资成本同比小幅增长0.12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6月末,湖南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9,817.10亿元,存量规模居全国上游水平,分地级市来看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常德、衡阳、岳阳,其中长沙市存量城投债为2,919.06亿元、其余规模在600亿元~1,300亿元之间。从今年三到四季度城投债到期情况压力来看,年内到期及回售规模为891.31亿元,其中三季度和四季度规模分别为445.89亿元和445.42亿元,分地级市来看,长沙城投债到期及回售规模最大为158.60亿元,其次是株洲、常德、岳阳,分别为136.48亿元、80.56亿元和75.80亿元,其他地市年内到期及回售规模均小于50亿元,整体来看,湖南省面临较大的到期及回售压力。

从2023年以来的经济财政表现来看,2023年一季度湖南省生产总值11,659.85亿元,同比增长4.1%。2023年1~5月,湖南省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6.60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税收收入902.7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15.10亿元,同比增长0.8%。

广东: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城投债发行有所回暖,净融资额环比有所改善

2023年1~5月,广东省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具体来看,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小幅回升,且重点行业增长加快,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增速提高3.8个百分点;同期,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工业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完成投资增长24.0%;随国家政策转变,广东省交通运输持续恢复,客运增长势头明显,2023年1~5月,全省客运量增长72.2%,增速比1~4月提高5.8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增长112.9%,增速提高14.2个百分点。

2023年上半年,广东省城投债发行有所回暖,发行总额1,445.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0%,且较2022年下半年显著提升,环比增长30.44%。分地市看,广州、深圳、珠海发行规模位列全省前三,分别为644.01亿元、350.00亿元和208.40亿元,合计占比83.16%。同期,广东省城投债净融资额为174.87亿元,虽同比大降71.89%,但环比表现尚可,一改2022年下半年净融资额为负的趋势。发行成本方面,2023年上半年,广东省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08%,其中东莞市发行成本最低,为2.39%,阳江市发行成本最高,为4.77%。

截至2023年6月末,广东省存量城投债规模2,963.14亿元,其中广州、深圳两市规模最大,分别为1,161.04亿元和924.40亿元,合计占比70.38%;珠海市存量规模排名第三,为448.50亿元,其余地市均在100亿元以下。到期方面,在不考虑债券回售的情况下,2023~2024年广东省城投债集中到期压力较大,年度偿还金额均超1,100亿元;分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是到期高峰,规模691.30亿元。考虑到广东省极强的经济财政实力,整体偿付压力可控。

广西:发行规模增长,发行成本偏高,柳州市净融资持续为负,偿付压力仍不容忽视

2023年上半年,广西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497.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05%,净融资额为57.8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43%;季度表现方面,二季度广西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29.10亿元,环比下降14.77%,实现净融资额-12.02亿元,净融资由正转负。分区域来看,广西城投债发行仍呈不均衡态势,自治区级发行规模遥遥领先,达269.00亿元,同比增长35.18%,占发行总额的比重过半;其次为柳州市,发行规模为36.95亿元;贵港市、崇左市、贺州市、来宾市2023年上半年无城投债发行。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柳州市城投债发行规模持续大幅收缩,同时偿还规模较大,城投债净融资额为-81.65亿元。发行利率方面,1~6月广西城投债发行利率均值为5.55%,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柳州市发行利率均值为7.30%,持续处于高位,自治区级城投债发行成本相对较低,发行利率均值为3.69%。

广西的存量城投债为2,677.22亿元,主要集中在自治区级、柳州市和南宁市,其中自治区级和柳州市存量城投债分别为914.10亿元和814.35亿元,占比分别为34.14%和30.42%,其中自治区级占比持续上升,柳州市占比下降明显。从到期情况来看,广西城投债年内还需偿还317.49亿元,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为165.54亿元和151.95亿元。到期压力主要集中于自治区本级和柳州市级城投企业,到期压力相较于2023年上半年有所缓解,但2023年6月柳州市多家城投企业主体评级展望被调整至负面,区域再融资环境变化、银团贷款的落地及城投债偿付情况仍有待关注。

2023年上半年,广西自治区经济财政呈恢复态势,1~5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7.57亿元,增速为23.9%,其中南宁市财政实力居首位,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9.7%。

海南:城投企业较少,存量城投债较为集中,到期压力不大

2023年1~3月,海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5.96亿元,同比增长6.8%,投资、消费、外贸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0%、6.7%和3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和27.7个百分点。工业方面,2023年一季度,海南省工业生产加快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长迅速,增加值分别增长14.4%和33.4%。

2023年上半年,海南省城投债发行总额32.00亿元,分别是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发展”)30亿元和三亚旅游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亚文旅”)2.00亿元,发行总额是2022年上半年的四倍,相较2022年下半年的10.00亿元亦有较大提升。但同期海南省城投债净融资额仅3.64亿元,同比、环比均有一定下降。发行成本方面,2023年上半年,海南省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98%,海南发展和三亚文旅分别为3.95%和4.55%。

截至2023年6月末,海南省存量城投债规模154.69亿元,集中在省会海口市,为129.69亿元,占比83.84%。到期方面,在不考虑债券回售的情况下,2024年和2026年是海南省城投债的两大到期高峰,年度偿还规模分别为34.35亿元和41.00亿元;但海南省城投债季度到期规模相对均衡,各期不超过20亿元。

5. 西北区域:

陕西净融资额有所下降 甘宁青区域融资环境需关注

区域: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城投债发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1,035.37亿元,同比增长19.47%;同期,净融资额由2022年同期净流入178.26亿元调整为2023年上半年的净流出26.15亿元,整体融资环境值得关注。陕西新发行和存续城投债在西北五省中占比均过半,上半年净融资额有所下降,债券到期压力相对突出。

陕西:新发行和存续城投债在西北五省中占比均过半,净融资额有所下降,债券到期压力相对突出

2023年1~3月,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1.90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2022年加快1.0个百分点。2023年1~5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较2022年增速明显放缓;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5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562.45亿元,同口径增长10.2%,税收占比为80.97%;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791.57亿元,财政平衡率为55.97%。

从城投债发行情况看,2023年上半年,陕西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586.85亿元,占西北五省总体发行规模的56.68%,比重较2022年全年数据有所下降。从省内地市发行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陕西省共6个地市发行了城投债,债券发行主要集中于西安市下辖的国家级园区,比重达66.58%。发行利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陕西省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5.06%,较2022年全年发行成本有所提高。净融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陕西省城投债净融资规模为94.47亿元,同比下降53.88%,再融资情况值得关注。

存续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陕西省存量城投债3,493.99亿元,占西北五省总体存量规模的60.41%。不考虑回售情况下,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陕西省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244.20亿元和247.01亿元,分别占同期西北五省城投债到期规模的68.30%和79.78%,债券到期压力在西北五省中相对突出。

新疆:城投债发行区域较西北五省其他地区相对分散,上半年净融资额由负转正,但二季度净融资额为负,发行成本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西北五省中较低水平

2023年1~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9.52亿元,同比增长4.9%。2023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居全国第九位;2023年1~3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6%。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4月,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69.71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居全国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1,774.56亿元,财政平衡率为43.37%。

从城投债发行情况看,2023年上半年,新疆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284.54亿元,占西北五省总体发行规模的30.18%,其中一季度发行规模181.45亿元,二季度发行规模为103.09亿元,二季度发行有所下滑。从自治区内各地市(州、地区)发行情况来看,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行规模居前,占比分别为46.32%和16.13%。发行利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新疆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23%,发行成本较2022年全年有所上升,在西北五省中发行成本相对最低。净融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新疆城投债净融资规模整体由2022年全年净流出状态转为净流入,其中2023年一季度净流入规模69.15亿元,但二季度呈净流出状态,为-32.75亿元,后续再融资情况仍有待关注。

存续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新疆存量城投债1,502.95亿元,在西北五省存量债中占比为25.99%,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其中乌鲁木齐市存量城投债余额占新疆城投债比例达56.08%。不考虑回售情况下,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新疆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82.00亿元和37.02亿元。

甘宁青:甘宁青区域经济财政实力均实现较快增长;甘肃省融资仍呈大额净偿还状态,且城投债发行成本上升,需关注区域融资环境的恶化;宁夏和青海城投债发行规模与存量规模均有限

2023年1~3月,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0.70亿元,同比增长6.7%;2023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13.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有所提高。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5月,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00亿元,同比增长32.40%,税收占比为71.14%;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93.08亿元,财政平衡率为23.56%,财政自给能力较弱。

2023年1~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6.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2023年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4月,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0.10亿元,增长16.20%;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05.60亿元,财政平衡率为31.39%,处于较低水平。

2023年1~3月,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8.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1~5月,全省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1.4%。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5月,全省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4.46亿元,同比增长35.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727.33亿元,财政平衡率为37.74%,财政自给能力有所改善但整体水平仍较低。

从城投债发行情况看,2023年上半年,甘宁青三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163.98亿元,发行规模超过2022年全年,其中宁夏城投债发行规模97.90亿元,甘宁青三省城投债发行均集中在省会城市。发行利率方面,2023年上半年甘宁青三省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5.10%、5.02%和7.03%,均较2022年全年发行成本有所提高。净融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甘宁青三省净融资规模为-157.02亿元;分省份来看,同期仅宁夏净融资额为正,甘肃省受兰州市级平台非标逾期及债券技术性违约等信用风险事件影响,融资环境显著恶化,同期净融资额为-178.62亿元,融资缺口继续扩大。

存续债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甘宁青三省存量城投债786.59亿元,在西北五省存量债中占比为13.60%,且主要集中在甘肃省(449.19亿元),较2022年末存量城投债规模及在西北五省占比均有所下降。不考虑回售情况下,2023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甘宁青三省城投债到期规模分别为32.20亿元和30.00亿元,主要集中西宁城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平台企业,债券到期压力较大。

6. 西南区域:

川渝新发行较好 云贵依旧呈净流出且发行趋于短期化

区域: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上半年西南五省市(区)四川省和重庆市发行规模最高,四川省城投债保持强劲发行势头,城投债发行总额合计1,701.2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9.57%,其次为重庆,但发行及净融资同比下降,发行主体以区县级城投为主。云贵再融资环境仍有待改善,上半年云南省城投债发行总额为639.8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0%,但是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占发行总额的比重高达74.73%,新增融资的期限仍趋于短期化,而贵州省上半年城投债发行主要集中于省本级及市(州)级平台,净融资缺口有所收窄,发行成本较高,需关注区域再融资环境及城投债到期偿付压力。

重庆:2023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发行主体仍以区县级城投为主

2023年上半年,重庆市城投债总发行额为1,021.50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19%;新发行城投债品种以私募公司债、中期票据、PPN及超短期融资券为主,分别占比28.78%、21.59%、17.20%和15.59%,发行期限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此外期限小于1年的短期债券占比15.59%;城投债发行主体的行政级别主要为区县级和国家级园区,其中区县级企业发行额为599.94亿元,占发行总量的58.73%。分季度来看,20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重庆市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为527.63亿元和493.87亿元,整体相差不大。分区域来看,其中沙坪坝区、合川区和两江新区企业的发行额最多,分别占发行总额的10.21%、9.27%和7.67%;涪陵区的发行额较2022年上半年大幅下降67.57%,仅为43.80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重庆市存量城投债余额为6,720.79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存量城投债分布整体较为分散,其中区县级企业存量城投债最多,占比为64.78%,其次为市级企业和国家级园区企业,分别占比15.59%和12.35%。从成本来看,重庆市各区域之间加权平均利差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潼南区存量城投债的加权平均利差最高,为574.74BP;渝中区加权平均利差最低,为130.64BP。城投债到期情况方面,2023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重庆市分别需要偿还308.40亿元和269.02亿元,整体较为平稳;重庆市城投债偿债高峰主要集中在2025年和2026年。

根据《关于重庆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重庆市发行再融资债券650亿元,并指导区县规范开展存量债务展期重组,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建立应急周转“资金池”。2023年,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亦将着力遏制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严格审查把关政府债券投资项目,增加投资有效性,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开展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行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加强区县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和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

四川:继续保持强劲发行势头,需关注存量城投债到期情况

四川省2023年上半年城投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行势头,城投债共计发行1,701.21亿元。2023年上半年,四川省城投债净融资额为533.00亿元,城投企业债券融资表现整体较好。分省市州来看,成都市各级企业和四川省级企业仍然是发债主力,其中成都市本级及区县城投发行金额占比超过全省总额的45%,省级企业发债总额占全省总额的13.49%,大部分由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发行总额达160.00亿元。剩余市州城投企业发债金额相对较小,其中乐山市、绵阳市和达州市城投债发行金额超过45亿元,且成都以外市州发行主体主要为市属城投企业,区县级企业发行额相对较少。从债券品种来看,四川省2023年上半年发行的城投债以中期票据、私募公司债、定向工具(PPN)和超短期融资券为主,分别占发行总额的26.85%、21.43%、19.40%和14.46%。产品期限以中长期为主,短期融资产品规模仅占发行总额的20.37%。从发行方式来看,四川省2023年上半年城投债发行中公募占比近60%。

截至2023年6月末,四川省存量城投债余额约为10,429.79亿元,其中成都市各级城投企业占比最高,占存量债券余额的46.89%,省级城投企业占存量城投债余额的12.89%。从下半年的城投债到期压力来看,四川省三、四季度分别需要偿还城投债373.75亿元和419.80亿元,其中成都市各级和省级企业同期合计到期债务分别为245.90亿元和237.45亿元,成都市各级和省级企业到期债务占比相对较高,或面临一定的再融资压力。

云南:城投债发行期限趋于短期化,区域流动性压力仍较大且再融资环境下行情况未见改善,全域债务风险防控化解之路仍然漫长

2023年上半年,云南省城投债发行总额为639.8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0%,但是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占发行总额的比重高达74.73%,新增融资的期限仍趋于短期化。分月来看,2023年1~6月云南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分别为91.36亿元、74.05亿元、167.25亿元、141.50亿元、51.00亿元和114.70亿元,整体波动较大。分区域来看,云南省城投债的发行仍集中在省级企业和昆明市市级企业中,其中省级企业发行规模占比仍然超过50%,为402.70亿元;昆明市市级企业发行规模则达到发行总额的34.38%。除昆明市外,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2期私募公司债发行,发行总额4.05亿元,发行人为红河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6月末,云南省存量城投债为1,783.08亿元,保持较大的存量规模,存量城投债主要集中于昆明市市级企业和云南省省属企业,分别占比51.54%和34.68%,云南省下属其他市州的存量债务规模相对较小。利差方面,云南省城投债融资成本整体较高,且区域差异较大,其中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加权平均发行利差高达851.46BP,远高于昆明市的733.70BP;保山市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最低,为366.55BP。到期债务方面,2023年为云南省偿债高峰期,2023年第三至第四季度云南省尚需偿还397.72亿元和275.13亿元,整体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近年来,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持续疫情影响下经济财政疲软、监管政策趋严和超预期风险事件冲击等因素影响,云南省整体融资环境明显下行,区域流动性压力持续上升。2023年,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和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仍然是云南省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云南省政府将继续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测,分类施策制定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到期政府债务本息及时足额偿还,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融资举债行为,同时加强国资国企运行风险分析研判,支持国有企业防风化债。但总体来看,云南省全域债务风险防控化解之路仍然漫长,依然需要中央、省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合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化债模式相关举措对省内融资环境和债券市场表现的改善成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贵州: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净融资缺口有所收窄,发行成本较高,需关注区域再融资环境及城投债到期偿付压力

2023年以来,贵州省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1~3月,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39.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低于全国GDP增速2.0%。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5.0%,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0个百分点。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3%。财政收入方面,2023年1~5月,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63.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392.52亿元,财政平衡率为36.11%,财政自给能力仍较弱。2023年1~3月,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1.59亿元,同比下降32.10%,主要系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所致。

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共发行城投债23只、发行规模共计193.80亿元,发行只数与上年同期持平,但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17.56亿元,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新发行城投债数量分别为10只和13只,发行规模分别为58.21亿元和135.59亿元。净融资方面,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净融资额为-82.36亿元,净融资缺口同比有所收窄。

从发行主体分布来看,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城投债发行主要集中于省级平台和市(州)级平台,其中省级平台发行规模较上年基本持平,市(州)级平台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区县平台发行规模同比有所增长,国家级园区平台发行规模同比大幅下降至0。具体来看,省级平台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为9只和69.0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只和减少1.00亿元;市(州)级平台发行只数亦为9只,但发行规模达106.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9.10%,其中主要系贵阳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所致;其余发行主体主要为贵阳、六盘水、黔西南州等下属区县平台。

从发行成本来看,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为5.66%、平均发行利差为322.58BP,较2022年分别下降0.04个百分点和6.30BP,其中省级平台发行成本最低,平均发行利率和平均发行利差分别为4.25%和192.29BP;地级市(州)平均发行利率处于5.60%~7.50%之间,发行利差处于300BP~540BP之间,发行成本和发行利差均处于较高水平。

从存续债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贵州省存量城投债规模为2,558.37亿元,主要集中于省本级、遵义市、国家级园区和贵阳市,分别为542.35亿元、490.80亿元、478.70亿元和353.93亿元。从城投债到期情况来看,2023年下半年全省城投债共需偿还(含提前到付兑付)302.33亿元,其中8月、9月和11月到期规模较大;同时,考虑到贵州省债务率持续高企,且近年来非标逾期等负面事件频发,再融资环境不断恶化,到期偿付压力较大。此外,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共有17家城投企业发生主体级别下调、展望调整为负面,分布在六盘水市、毕节市、贵阳市、铜仁市、遵义市和黔南州,涉及主体数量分别为4家、4家、4家、2家、2家和1家,六盘水市、毕节市和贵阳市数量最多。

2023年1月31日,贵州省发布《贵州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在2023年财政主要任务中提到:“要争取中央支持、金融机构展期降息、盘活资源资产等方式,推动各地将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利息足额纳入预算,并争取高风险建制市县降低债务风险试点等政策支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优化地方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继续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债务重组、展期降息。”该预算报告中的化债表态,体现出贵州省在政府层面对债务风险防控的重视。

西藏:城投债集中于拉萨市,融资成本较低且整体债务到期压力不大

2023年第二季度,西藏自治区仅有两只城投债发行,分别为9.48亿元的定向融资工具和10.00亿元的中期票据,发行人均为拉萨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规模合计19.48亿元。从融资成本来看,两只城投债的票面利率均低于5%,发行成本处于较低水平。

截至2023年6月末,西藏自治区存续城投债规模为233.75亿元,主要集中于拉萨市市级企业,拉萨市市属企业城投债存量规模为244.95亿元,占比高达91.68%,占比较2023年3月末进一步上升。除省属企业和拉萨市市属企业外,仅日喀则市城投企业有存量城投债,但整体规模较小。从融资成本来看,西藏自治区整体融资成本较低,其中拉萨市市级企业加权平均利差为146.63BP,明显低于省属企业和日喀则市市级企业。从债务到期情况来看,2023年西藏自治区整体债务到期压力不大,偿债高峰为2023年第二季度,到期金额为15.73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分别需偿还0.00亿元和7.48亿元。

2023年,维稳和发展经济仍是西藏自治区重点支持的工作,预计西藏自治区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同时,西藏自治区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绝不允许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严格项目审核把关,提高专项债券项目申报质量,完善通报预警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债券项目使用进度慢的部门进行约谈,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股票资讯吧 网站地图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风险提示 : 股票资讯网https://www.uxiaob.com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资讯吧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Copyright © 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