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债券新闻文章正文

社融超预期下降,对债市影响有限,资金预期叠加;11日防疫新规,带动现券收益率快速上行

债券新闻 2022年11月16日 18:03 206 来源:网络

11月10日,央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10月社融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速。

社融数据出炉,对债市有何影响?虽然市场此前已对10月份数据有所预期,但数据公布后,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活跃券从高点下行1.5bp,11日早盘,十年期国债期货高开0.08%。不过随后,十年期国债期货回落,现券收益率开始上行,截至午盘收盘,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附息国债19”收益率上行0.25bp,盘初一度下行2.5bp。一些市场人士称,社融数据下降,对债市影响有限,资金面回归或将带动现券收益率上行。

社融或并非当前债市主要矛盾

11月以来,资金面波动加剧,利率水平较此前有所抬升。三季度末,除跨季因素影响外,DR001加权多在1.2%-1.3%附近,而11月10日,DR001加权在1.8926%。资金利率的抬升也使得市场对后续资金预期普遍趋紧。

国泰君安称,社融并非当前债市主要矛盾,难以改变债市运行的趋势,当前债市的主要矛盾是对后续政策的预期和当下偏高的资金成本。华创证券也称,资金面收敛奠定了债市偏弱的主基调。

10月末票据表现已经使市场对信贷数据有所预期。10月末票据利率再度显著下行,半年国股行非农票据转帖利率下跌至1.27%,创下8月下旬以来新低,同时,从日度数据看到,10月票据贴现规模在下旬放量,显示下旬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资冲量行为。国盛证券当时指出,全月票据融资规模并不高,而利率相对低位,显示实体融资需求偏弱。月末银行需要通过票据来冲量,也显示实体融资需求不足,银行通过中长贷完成信贷目标存在压力。

此外,光大证券(601788)表示,10月社融的最大拖累项是政府债券融资,但该科目的变化是今年财政“靠前发力”的正常体现,应理性看待,现阶段应相对弱化对于社融的关注,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信贷增长总量和结构的分析上。

从总量和结构来看,新增信贷整体偏弱,且居民弱、企业强的结构性问题仍在。10月居民贷款减少180亿元,同比多减4827亿元,中金公司对此表示,居民信贷整体仍偏弱,且中长端拖累明显,除疫情反复影响外,一定程度也与地产情绪修复偏弱相对应。10月新增企业贷款4626亿元,同比多增15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843亿元,同比多减1555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4623亿元,同比多增2433亿元。

对MLF和资金面预期如何?

基本面压制下,市场对MLF预期也出现了不同看法。国盛证券认为,央行存在降息降准可能,但预期不宜过高。从大的趋势上来说,融资需求疲弱,经济压力上升,而外部利率也可能接近顶部,政策总体处于降息降准周期中,但是否会在本月落地并不确定。

光大证券则认为,央行较可能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届时“降准+MLF缩量”的组合有可能成为一个政策选项,其可以在不形成“大水漫灌”的同时向银行提供低成本的长期资金,增加信贷投放能力,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金固收称,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加大宽松力度,前期美元升值背景下人民币出现一定贬值压力,客观上拖累了国内货币宽松节奏,随着外部因素影响减弱,后续央行可能会择机再次降息。

总体来看,社融超预期对债市偏友好。方正证券(601901)指出,虽然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但这更多是基建投资的和政策贴息下的制造业贷款,这并非经济景气度回升驱动的主动融资需求,因而对债市影响有限。海通证券(600837)及国盛证券均表示,久期策略或优于杠杆策略。

11日午后,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债期货跌幅扩大,现券收益率快速上行。截至14:30,10年期国债期货跌幅0.42%,10年国债活跃券一度成交至2.745%,较盘初2.6875%上行5.75bp。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股票资讯吧 网站地图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风险提示 : 股票资讯网https://www.uxiaob.com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资讯吧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Copyright © 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