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债券资讯文章正文

固收+的悲惨一年

债券资讯 2023年01月03日 10:50 164 来源:网络

曾经风光无限的“固收+”基金在2022年过得可谓十分坎坷,先是年内业绩出现了分化,随后又频遭监管窗口指导。这个曾经规模得到大幅增长的品种,在2022年开始放慢了步伐,除了受整个行业大环境影响外,还有产品出现较大亏损原因

投资者购买“固收+”是希望业绩相对稳健的同时,能够博取一些超额收益。但2022年有些“固收+”产品不但业绩波动大,“+”的那部分反倒变成“?”,这可令众多投资者苦不堪言。

有关“固收+”的热度也在下降,细心的投资者会注意到,在2022年下半年之后,越来越少的基金公司宣传此类产品,甚至有的公司会闭口不谈“固收+”一词,有些基金公司会用二级债基的名称来替代。

2022年管“固收+”的难度有多大,一起来看看众多业内人士是如何评价这类产品的。

业绩波动加大

“2021年赚了多少,2022年就亏了多少。”这是投资者杨女士持有“固收+”基金两年的感想,她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展示了某只二级债基的收益情况,2021年一年收益率超过了30%,但2022年的收益率亏损超过28%。对于一只主投固收类市场的基金,她无法接受一年之内如此之大的波动率

事实上,2022年很多二级债基“栽”了跟头。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8日,年内亏损超过20%的二级债基数量达到30只以上,这些二级债基的名称中大多带有“可转债”。一级债基和偏债型混合基金2022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年内亏损超过10%的基金数量分别是6只和67只(份额均分开计算,下同)。

“固收+”并非是一个标准分类的基金,它只是业内常说的一种投资策略,即固定资产作为打底,搭配少量权益资产。如果硬要给“固收+”划分一个类别,按照众多业内人士普遍的划分,目前市场上存续的偏债型混合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基本能满足这种投资策略

“固收+”在2020年和2021年的震荡市场中展现出了能守也能攻的属性。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有62只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收益率超过20%,最高收益率达到48%以上。偏债混合型基金全年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共有4只,最高收益率达到38%以上。2020年全年共有51只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收益率超过20%,偏债混合型基金全年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共有55只。

出色的业绩吸引了不少前来认购的投资者,“固收+”基金的整体爆发式增长也是从2020年开始的。若将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统一按“固收+”基金来统计,2019年末总规模为5225.94亿元,2020年末总规模为10403.95亿元,2021年末总规模为21957.9亿元,2022年三季度末总规模为20935.8亿元。

不过,2022年股债市场都曾有过大幅震荡。受权益市场影响,转债市场也跟随出现了“过山车”表现,受大环境影响的“固收+”表现也变得不太稳定

“主要是因为基金配置了可转债和股票,2022年以来股票和可转债持续下跌,若配置比例较高且品种选择不好,净值回撤幅度就大。”某公募基金经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对于部分“固收+”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另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主要在于组合的权益类资产配比过高(个别基金权益比例达到了50%),在股市全面回调行情下难以独善其身。但也有“固收+”通过较低的权益仓位和灵活操作实现正收益。

在某三方销售平台的评论区,部分业绩波动较大的“固收+”基金也招来不少投资者的质问。某基金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2022年确实收到了不少客户对这类产品的投诉。

“‘固收+’的业绩受权益仓位与行业、风格结构影响较大。2022年市场波动相对较大,对基金经理的回撤控制和绝对收益获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煜研究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22年股票市场的主要指数在年初以来表现不佳,但如果持仓结构更偏煤炭、周期品,或者择时操作较好(4月27日后股市有一波较为明显的反弹),则有相对较优表现。债券方面,四季度受利率抬升、理财产品赎回的影响,拖累了部分债券仓位较高的基金产品。

基煜研究指出,的确有一部分“固收+”产品注重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改善持有人体验,但这较为依赖“股债跷跷板效应”,以获取绝对收益。而2022年权益与债券市场均有一定回撤,表现不佳,因此对于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择时操作更为精准、细致才能实现绝对收益目标。

严监管下“熄火”

业绩波动遭投资者质疑的风波还未消停,监管方面连出“重拳”对其做出窗口指导。据记者梳理,在2022年8月和9月,监管先是向基金公司发出权益仓位的限制指导,即“固收+”产品权益投资占比必须在10%-30%,如果权益投资超过30%,则这类产品不能被称作“固收+”,同时也不能按照“固收+”的特征进行宣传。随后,监管再次给这类产品带来新的指导,即一些混合型基金(包括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需有任职要求,原则上要具备1年以上的权益产品投资或者研究经验

以上两个窗口指导给“固收+”基金的发展踩下了“急刹车”。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窗口指导之前,可转债的仓位是算在“固收+”基金的股票仓位之外,但现在需要将可转债仓位记入权益仓位,而2022年亏损较多的产品中,主投可转债的较多。

此前还曾有固收基金经理单独管理“固收+”基金,但根据监管要求,这种现象也将不复存在,而是必须要有1年以上权益类投资经验。目前来看,各家基金公司都倾向于采用股债双基金经理制度来管理这类产品。

对于上述监管的窗口指导影响,某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向记者分析称,对老产品主要是在宣传口径影响会比较大,即不符合规定的老产品不能再以“固收+”进行宣传。

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此前各方面对“固收+”都没有明确的边界确认,加之这个概念在营销推广中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因此这两年会出现一个“固收+”概念滥用的情况,不同比例的偏债混合、股债平衡,甚至是FOF都在冠以“固收+”的名义。此次监管出面明确了“固收+”的界限、定义等,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这有利于“固收+”产品的风格确立和长远发展,关键是有利于投资者了解此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等更好地匹配。

意思的是,在监管对“固收+”基金连续发出窗口指导之后,各家基金公司对“固收+”这个名字开始变得敏感,甚至有些产品确实符合“固收+”的条件,但公司也开始淡化这个名字。

“现在公司对‘固收+’比较敏感,我们不太好谈这类产品的情况。”沪上某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同时,记者注意到有基金公司在发行新产品时,虽然符合上述监管的窗口指导条件,但已经不在宣传海报或介绍中提及“固收+”,而是改用二级债基代替。对此,基煜研究认为,2022年“固收+”的宣传力度不如上年,可能也是整体市场表现不佳,导致新发基金数下降。同时转债市场的转股溢价率处于高位,也让投资者在申购时更谨慎。

某公募基金人士认为,前两年一度大火的“固收+”基金的确在2022年的震荡市场中相对稍显平淡,市场热度相对有所降温。但目前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尤其是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让部分个人投资者流向了“固收+”产品。

控回撤是重任

控制回撤是2022年众多公私募人士常谈的一个话题,对于此前能攻能守的“固收+”基金而言更为重要。但在整体遭遇了较大净值波动之后,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好回撤的控制呢?

“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追求经过风险调整之后的长期投资回报。”北京某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他认为,“固收+”重点把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它需要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的方面更多是体现在控制风险和控制波动。坚守安全边际,事先控制好回撤是一个最有效的措施。在资产配置上,通过降低不同资产和行业的集中度来降低不同资产的相关性,并严格监测不同资产的风险指标预警。

“对于‘固收+’底层资产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时面对投资者追求稳健性回报的投资需求,我们建立了针对‘固收+’业务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帮助基金经理前瞻性把握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潜在冲击影响,提高应对风险管理的能力。在投资管理中会将回撤控制贯穿于整个投资流程,从事先、事中、事后不同环节搭建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制度化、系统化、严格的纪律约束,让‘固收+’产品构建在数字化技术上的群策群力最可靠,让投资经理的决策更理性,让产品的回撤更可控。”该基金经理表示。

虽然“固收+”在2022年的业绩整体表现并不出色,但该基金经理认为,首先不需要过度恐慌,因为二级债基、权益资产的配比是在一定区间内浮动的,且大多配置的是蓝筹大盘型的优质上市公司。从底层配置资产到权益资产配比的份额,都说明“固收+”产品风险可控。其次,随着近期市场的剧烈调整,很多优质股票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从估值的角度看,此时买入布局,取得更多收益的概率会更大。后续权益市场开启反弹后,“固收+”产品的业绩也会出现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固收+”基金,风险也是存在很大区别。基煜研究表示,虽然都划分为“固收+”产品,但由于产品可以同时配置债券、可转债与股票,不同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与风险收益定位差别较大。未来“固收+”产品或需更大力度与投资者交流,明确自身的投资策略与市场适应性,以便于投资人与基金产品双向选择。

沪上某基金经理认为,“固收+”短周期净值会出现波动,核心是将净值回撤幅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无论市场怎么波动,只要回撤控制到位,总能得到客户的认同和支持。客户可能会根据各自的资金性质、风险收益特征等决定产品的进出,作为投资人,需要做好流动性的管理。

随着近几年基金公司大力布局“固收+”基金,不少基金经理逐渐积累了权益资产等跨资产配置与管理经验。该基金经理表示,“固收+”类基金应回归原本的风险收益特征,更突出其稳健性,通过多资产配置能力,提高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度,更有利于“固收+”产品的发展。

债市或有机会

按照上述监管窗口指导的要求,“固收+”基金重仓债券的仓位比重或将在70%,债券市场对该产品的业绩稳健性影响相对更大。

回顾2022年的债券市场,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裴晓辉认为,有很多值得深思的角度,第一是理财转向全面净值化以后,其行为模式从相对更注重配置转向相对更注重交易,使得债券市场中各类机构行为的一致性更强,也使得市场波动性加大,具体表现在上半年中短信用债利差的压缩,以及近期赎回负反馈带来的债市调整;第二是市场上会有很多预期,有的预期在短期内无法证实或证伪,但却可以引发市场波动,这也可能会形成交易机会。

裴晓辉表示,2023年仍是错综复杂的一年,2022年宏观经济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会带入到2023年继续影响着市场:第一是房地产行业的企稳,第二是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的影响。另外,2023年还有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国内大的方向是经济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尤其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会对经济复苏有一定支撑,但消费在中国属于内生性的需求而不是主要拉动经济的动能,消费的增长需要经济周期向上、居民收入提升作为依托,因此消费在修复方向上是比较确定,但其弹性仍需要结合经济自身的周期做判断

资本市场如汪洋大海,有时候它风平浪静,有时候它狂风骤雨,当巨浪来袭客户需要的是一艘方舟,我们希望以多策略解决方案共同朝着客户投资目标持续前进,这个过程要既要平稳,又要面对不同市场环境都能够为客户创造持续优秀的业绩,为客户的财富管理贡献积极力量。”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股票资讯吧 网站地图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风险提示 : 股票资讯网https://www.uxiaob.com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票资讯吧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Copyright © 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