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各类资产“此起彼伏”的2022年,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又被提上日程。近日,贝莱德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刘鑫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贝莱德基金目前正...
2023-02-09 5
偏股型基金迅速回血带来的赚钱效应,叠加机构帮衬意愿不足,债基发行正遭遇难题。
反弹行情以来,偏债型基金产品频频出现延长募集现象,在偏股型基金赚钱效应凸显之后,股债性价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强调,近期市场对债市回调的一致预期相对较强,机构资金对债券的配置意愿有所减弱,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已大幅超越债券。
赛道型产品“吃肉”
偏股型基金赚头不小
行情从单一赛道基金向多赛道基金演绎,赚钱效应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8日,华泰柏瑞亚洲领导企业基金新年后的收益率已高达15%,成为今年内最牛基金产品。若以最近三个月来的反弹行情计算,汇添富基金旗下的一只偏股型基金则成为权益类产品的“牛基”,收益率高达45%。
引人注目的是,全市场排名前列的基金产品,均匀地分布着不同的赛道型产品,包括北信瑞丰健康生活基金、华夏半导体基金、南方金融主题基金、富国全球科技基金、鹏华医药科技基金、大摩健康产业基金、广发医疗保健基金、天弘生物医药基金等。
“与以往基金业绩排名中只有一两个赛道型产品强势入围不同,目前各大赛道均有基金产品进入市场前列,这意味着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已经到来。”华南地区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疫情防控优化后,社会面逐步回归2019年前的常态,各大行业的基本面将逐步回归增长,2023年A股市场大概率将给投资者带来不俗的投资机会,预计权益类产品将是2023年最具吸引力的对象。
重仓基金代销平台的金融主题类基金进入全市场业绩前六强,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截至目前,南方金融主题基金的年内收益率已达到13%,根据此前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该产品的第一大重仓股为同花顺。开源证券发布的报告认为,同花顺2012年获得基金代销牌照,随着基金市场的发展和第三方代销平台崛起,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核心优势显著,流量变现模式清晰,公司有望跟随证券市场的发展持续受益。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产品在新年内呈现的赚钱效应,或将显著拉动偏股型基金产品的发行,而金融主题基金产品的业绩强势,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对权益类新基金发行表示看好。
频频延长募集
偏债新基金有点愁卖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股票市场迅速回暖,使得偏股型基金产品获得投资者普遍关注,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偏债型基金产品正在遭遇发行难题。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深圳地区一家公募基金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一只偏债新基金于2022年12月1日起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1月13日,现决定将该基金的募集截止日延长至2023年2月28日;上海地区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也发布公告表示,旗下一只偏债型基金已于2022年12月26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1月12日,现决定将该基金募集截止日延长至2023年2月10日。
股市迅速回暖的背景下,甚至超大型公募基金也不得不面对偏债型基金难卖的问题。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发布公告表示,旗下一只偏债型基金产品延长募集。该新基金于2022年12月28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3年1月17日,现决定将该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2023年2月3日。
股债性价比生变
机构配置债基意愿减弱
反弹行情中,债基延长募集现象频频出现,一定程度上源于股债性价比的变化。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强调,截至目前,沪深300静态PE约11.87倍,而过去5年均值和中值分别为12.9倍、12.5倍,高点在17倍左右,在流动性有所好转和风险偏好提升的背景下,A股具备较大的估值提升空间。结构上看,近期由于市场对经济修复的信心在持续增强,顺周期方向维持强势,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地产链等方向均有所表现。未来,预计市场行情会逐步扩散,看好高景气成长方向及部分周期品种。
相较而言,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已逊于股票机会。长城基金一位人士对此解释,从股债收益差的角度看,权益市场明显优于债券,并且位置优于过去3年,介于2017年年初和2019年年初之间,处于相对的“黄金坑”。从基本面角度看,国内疫情管控、地产政策、美联储加息等压制权益市场的因素发生了边际变化。从拥挤度和筹码角度看,与过去两年不同,目前板块交易的拥挤度较低。从纯债资产内部来看,长城基金认为信用债的综合性价比有望好于利率债。在去年年末赎回潮冲击下,信用债的收益率上行显著,部分信用风险较低的信用类资产逐步显现长期配置价值。
针对债券市场,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认为,预计春节前最后一周的资金面仍会边际收紧,但幅度会小于上周。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统计,2022年12月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数据仍然持续低于预期,该指数持续下行,已创下2022年以来新低。在当前债市“弱现实”的局面下,预计利率短期仍保持震荡,但需警惕债市拐点早于基本面拐点到来。
相关文章
经历了各类资产“此起彼伏”的2022年,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又被提上日程。近日,贝莱德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刘鑫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贝莱德基金目前正...
2023-02-09 5
节后开市以来,债券市场逐渐摆脱去年底赎回潮余波,银行理财新发产品数量环比回升,现券净增持拐点出现,在机构配置需求的推动下,信用债市场迎来反弹回升行情。...
2023-02-09 4
债市要闻【香港金管局:计划发行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预期发行规模较以往小】2月8日消息,香港金管局计划发行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署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浩...
2023-02-09 3
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下行,3年期AA级中短期票据下行3个基点,前一日银行间及交易所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成交1915只,总成...
2023-02-09 4
资金紧势有增无减,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全线下行,前一日银行间及交易所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共成交1755只,总成交金额1150....
2023-02-08 7
金融界2月8日消息 金融界、东方金诚联合推出《债市早报》栏目,为您提供最全最及时的债市信息。【内容摘要】2月7日,资金面延续收敛,主要资金利率继续上行...
2023-02-08 7
金融界2月7日消息 金融界、东方金诚联合推出《债市早报》栏目,为您提供最全最及时的债市信息。【内容摘要】2月6日,资金面明显收敛,主要资金利率明显上行...
2023-02-07 10
由于触及到了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致信国会两党领袖,敦促国会尽快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在耶伦看来,国会在调高债务上限上的...
2023-02-06 11